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正文

孙叔敖疾,将死,戒其子原文及翻译_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原文及翻译文库,抖顿

更新时间:2025-02-02 14:56 阅读量:145

孙叔敖疾,将死,戒其子原文及翻译如下:

一、原文

孙叔敖疾,将死,戒其子曰:“王数封我矣,吾不受也。为我死,王则封汝,必无受利地。楚、越之间有寝之丘者;此其地不利,而名甚恶。荆人畏鬼,而越人信褛。可长有者,其唯此也。”

孙叔敖死,王果以美地封其子,而子辞,请寝之丘,故至今不失。孙叔敖之知,知不以利为利矣。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,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。(选自《吕氏春秋》)

二、译文

孙叔敖病危,临死前,告诫他的儿子说:“楚王多次封赏我,我都没有接受,假如我死了,楚王就会封赏你,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。

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,这地方贫瘠,名声很坏。楚国人敬畏鬼神,而越国人迷信鬼神和灾祥。可以长时间享有的,大概只有这个地方。”

孙叔敖死后,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.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,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,所以到今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。孙叔敖的智慧,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。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,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。

拓展资料:

孙叔敖(约公元前630年—前593年),芈姓,蔿氏,名敖,字孙叔,期思(今河南淮滨)人,春秋时楚国令尹(宰相),著名政治家、水利家,一生政绩卓著,而尤以治水最为世人所称道。

主持修建了期思陂、芍陂等大型灌溉工程;又在今江汉平原一带开发水利,促进了楚国的繁荣富强。

大约在楚庄王九年(公元前605年),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——期思陂,史称“决期思之水,而灌雩娄之野”。(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)

即在今河南固始县境内开渠引水,形成渠陂结合、“长藤结瓜式”的灌区。汉代以后称“期思~雩娄灌区”,又被美誉为“百里不求天灌区”。

孙叔敖任楚国令尹(相当于宰相)后,又发动民众“于楚之境内,下膏泽,兴水利”,在楚庄王十七年(公元前597年)左右,主持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——芍陂(今称安丰塘)。

芍陂位于今安徽寿县南、大别山北麓岗丘与平原的过渡带上,建设者巧妙利用西、南、东三面地势较高,北面地势低洼的形势,筑堤束水,“周百二十里”。